陶瓷厂的滚滚白烟一定要消除吗?

时间:2018-07-23   访问量:1400

陶瓷厂的滚滚白烟一定要消除吗?

2018年上半年,虽然市场相对低迷,但陶瓷企业最大的压力仍然来自于环保整治。这种压力主要表现在:

由于2017年是“大气十条”的阶段性收官之年,因此近年来对烟气排放的治理格外严格。《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对陶瓷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做了严格限制,主要包括九大指标: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黑度、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氟化物、氯化物。

过去几年,陶瓷行业环保整治的重点就是围绕上述标准的前三项关键指标展开的。即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尤其是随着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出台,“2+26”城市首当其冲,淄博、安阳、鹤壁、高邑等陶瓷产区早已拉开了强制关停和“煤改气”的转换改造工程,令许多陶企严重受挫。

▲随着环保持续加压,陶瓷企业也在不断升级环保设备,已达到更高要求的排放标准。

目前其它几项指标,还没有完全纳入检查考核阶段,尤其是一些重金属化合物的指标,存在检测周期长、过程复杂、指标波动大等特点。

目前,行业内一批环保治理走有前列的企业,其主要指标的排放标准已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限值要求以下。但是,烟气治理排放口产生的滚滚白烟,虽无明确的标准要求,却已成为环保整治面临的又一难题。

从事环保整治的专业人士都知道,陶瓷厂排放口的滚滚白烟,绝大部分是水蒸气,即便有部分残余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但都必须达标排放。但是,行业外非专业人士和周边村民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陶瓷厂的滚滚白烟,就是一种污染,整天向空气中排放这么多的烟气,肯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这样的认知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烟气中存在许多残余的废弃物。这个时候,消白烟的呼声开始变得越来越高,成为横亘在陶企环保整治面前的又一座大山。即通过添加环保装备,将滚滚白烟消弥于无形,最起码肉眼看不到直接向外排放的白烟,根除社会公众和周边村民对陶瓷厂烟气排放的认知误区,打造“无烟工厂”。

陶瓷厂向外排放的白烟,是脱硫、脱硝过程中必然的产生物,喷雾塔、窑炉烟气在处理后,废气温度相对校高,大约在50-60度之间,由于喷雾塔的废气含水量较高,一旦流出排放口,在自然环境中,烟气温度会骤然下降,当温度降到烟气露点温度以下时,就会出现白烟。许多陶瓷厂的白烟,与蓝天映衬下的白云没什么区别,随着向空中进一步扩散,最后消失殆尽。

目前,陶瓷厂消白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升温法,另一种是降温法。由华清环保改造的蒙娜丽莎集团清远生产基地是国内第一条采用升温法消白烟的环保装置,白烟在排放前经过加温,在烟气充分扩散前,烟气温度保持在露点以上,自然降温的过程为烟气扩散争取到了时间,实现了排放口肉眼观察不到白烟的效果,真正做到了“无烟工厂。”

▲达标排放的白烟绝大部分是水蒸气,排出烟囱向空中扩散会快速消失。

降温法的工艺则刚好相反,即烟气在排放前通过物理降温,让烟气中的水气提前凝结析出,降低烟气的含水量。当冷烟气从烟囱口排放后,被大气加热,导致烟气中含水量进一步降低,形成未饱和烟气,这时就不会有水份凝结析出,也不会看到所谓的白烟。

存在分歧的是,无论是升温法还是降温法,两种方法在消除白烟、打造“无烟工厂”的同时,并未对经过处理的烟气做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即烟气当中的残余有害物质没有持续降低。而增加消白烟,无论是升温还是降温,都需要增加新的设备和装置,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原理,行业内一些专业人员对陶瓷厂消白烟技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其是多此一举。虽然肉眼看不到白烟了,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没有持续降低,反而消耗了更多的能源。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消白烟技术仍然值得行业内大力推广。长期以来,陶瓷行业留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一个高污染行业,打造“无烟工厂”,让白烟彻底“消失”,无疑有助于改变社会公众对陶瓷行业的整体印象;其次,为陶瓷行业实现绿色制造奠定基础,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环保标准的不断收严,相信烟气当中的残余物排放会不断降低,再加上消白烟技术,将使陶瓷产业进一步迈上绿色制造的新台阶。

最后透露一个技术细节,华清环保在蒙娜丽莎清远生产基地的消白烟装置,能百分之百利用烟气余热,并没有引入外部新的加热源,因此可以说是一项全新的节能环保整治技术。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可基本做到无白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